cmmi的五個級別及標準都有哪些
CMMI認證共有五個級別,分別為:
1、LEVEL1初始級(Initial):軟件過程是無序的,有時甚至是混亂的,對過程幾乎沒有定義,成功取決于個人努力。管理是反應式的。
2、LEVEL2可重復級/受管理級(Repeatable):建立了基本的項目管理過程來跟蹤費用、進度和功能特性。制定了必要的過程紀律,能重復早先類似應用項目取得的成功經驗。
3、LEVEL3已定義級(Defined):已將軟件管理和工程兩方面的過程文檔化、標準化,并綜合成該組織的標準軟件過程。所有項目均使用經批準、剪裁的標準軟件過程來開發和維護軟件,軟件產品的生產在整個軟件過程是可見的。
4、LEVEL4量化管理級(Managed):分析對軟件過程和產品質量的詳細度量數據,對軟件過程和產品都有定量的理解與控制。管理有一個作出結論的客觀依據,管理能夠在定量的范圍內預測性能。
5、LEVEL5優化管理級(Optimizing):過程的量化反饋和先進的新思想、新技術促使過程持續不斷改進。
以上五個級別,LEVEL1最低,LEVEL5最高,對于初次申請的企業,建議從LEVEL3級做起。
作為軟件能力成熟度最頂級的評估,CMMI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呢,在這篇文章里小編來帶大家看一看。
1987年,美國國防部(DOD)與卡內基梅隆大學簽約,以開發能力成熟度模型(CMM)來評估其軟件承包商的質量和能力。
1991年,卡內基梅隆大學軟件工程學院發布了軟件開發能力成熟度模型的第一個版本。
2010年,CMMI模型擴展到其他領域,例如服務,獲取和人員,并已集成在一起,現在稱為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CMMI)。
2012年,CMU成立了CMMI研究所,目的是將CMMI的優勢從軟件和系統工程擴展到任何產品或服務公司,而不論其規?;蛐袠I如何。
2014年,CMMI研究所推出了數據成熟度管理(DMM)模型,以幫助公司建立,改進和衡量其企業數據管理職能和人員。
2016年,CMMI Institute被ISACA收購,ISACA是一家全球性的非盈利性協會,旨在幫助專業人士實現技術的積極潛力。兩家公司都擁有在各種職能和行業中提升組織績效的愿景。
2017年,CMMI研究所與美國政府合作開展了兩項醫療保健計劃,以提高患者的安全性(MDAAP,PDDQ)。
2018年,CMMI V2.0的發布在四個主要方面進行了增強:關注性能,與敏捷和Scrum集成,安全性和安全性,增值評估以及更易于使用的訪問。